深圳前5个月四大经济核心指标跑输全国

深圳前5个月四大经济核心指标跑输全国

hyde88 2025-07-15 装修装饰 4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梁宝欣

2025年6月—7月上旬,深圳市及下辖各区(除深汕特别合作区外)相继公布了1—5月的经济运行数据。

从今年前5个月的整体经济表现来看,深圳市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以及进出口总额增速这四项关键经济指标上,均低于全国同期增速水平,分别为3.5%、-9.2%、4.7%、-1.9%。

深圳前5个月四大经济核心指标跑输全国

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今年1—5月深圳经济运行的四个指标,其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深圳去年的整体经济增长及相关数据增速均处于较高水平,这意味着其今年的增长起步点较高。在这样的基础上,今年要继续维持此前的高增速难度较大,且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今年的增速表现。

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2024年1—5月深圳经济运行呈现“工业保持快速增长、投资规模扩大、市场销售稳定增长、货物进出口快速增长”的特征,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保持较大幅度增长。

深圳前5个月四大经济核心指标跑输全国

深圳前5个月四大经济核心指标跑输全国

“更关键的另一方面是,今年关税战对深圳经济的影响特别大。深圳去年在全国进出口总额中位居榜首,其经济因此在今年受到了关税战的较大冲击。此外,深圳进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占比很高。因此,关税战爆发后,短期内市场震荡剧烈,出口订单大幅减少,不仅直接拉低了深圳的进出口数据,也对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工业制造领域的核心指标造成了冲击。”宋丁说道。

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深圳一直是外向型经济城市,2024年其出口2.81万亿元,增长14.6%,连续32年居国内外贸城市首位。但结合今年前5个月的出口数据表现,深圳要想保持上一年的高增长水平,绝非易事。今年1—5月,深圳全市进出口总额17751.13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出口10584.85亿元,下降8.6%;进口达7166.28亿元,同比增长10.1%。

同为外向型经济特征显著的城市,在关税战的大背景之下,东莞今年前5个月的出口数据增速却跑赢深圳2025年1-5月,东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158.5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出口3717.4亿元,同比增长11.2%进口2441.1亿元,同比增长28.5%。

其中,去年同期的基数差异是影响今年增速的关键原因。2024年1—5月,深圳市出口11592.65亿元,增长37.2%;东莞市出口3286.1亿元,下降3.4%。

此外,市场拓展策略的差异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从深圳的情况来看,2024年其前三大贸易伙伴为东盟、香港、美国,进出口合计占42.5%,2025年3月变为香港地区、东盟、台湾地区,同时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持续增长。​

东莞2024年进出口总额中欧美市场占比约30%—40%,其近年发力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2025年1-2月对东盟进出口增57.4%,占比达18.6%,支撑出口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出口整体下降8.6%,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逆势增长6.2%,这与同期深圳高技术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民用无人机(68.0%)、3D打印设备(40.7%)、工业机器人(38.8%)。

相比之下,今年1—5月深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整体来看则显得较为平缓,同比增长3.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4%,制造业增长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4%。主要行业大类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9%,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7%。

而通过对分区域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的分析研究,能横向比较各区的工业生产情况。从深圳各区(除深汕特别合作区外)的细分数据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呈现出明显差异:南山区同比增长4.9%,福田区同比增长4.0%,罗湖区同比增长5.7%,宝安区同比增长5.2%,龙华区同比增长2.6%,龙岗区同比下降1.8%,光明区同比增长8.3%,坪山区同比增长1.0%,盐田区同比增长0.2%,大鹏新区同比增长10.5%。

深圳前5个月四大经济核心指标跑输全国

界面新闻记者对比近两年数据发现,这种区域差异的背后,存在部分区域因去年增速基数较高而影响今年增速的情况。以龙岗区为例,其去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20%,位居全市10区首位,而今年同期则成为唯一一个增速下降的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光明区是近两年1—5月该指标均保持高速增长的区域,2024年为10.7%,2025年为8.3%。

据记者了解,光明区近两年重点构建3+3+1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体系,即加快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3个战略重点类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超高清视频显示、高性能材料、智能传感器3个优势引领类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2024年,光明区超高清视频显示、高性能材料、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规模合计突破3950亿元。同时,光明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区、发展壮大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在投资方面,今年1—5月深圳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2%,而这一表现主要受房地产开发投资拖累。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9%,成为拉低整体固投的主要因素;与之对比的是,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增长态势,同比上升5.5%,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更是呈现高速增长,同比增幅达到48.2%。

“今年房地产投资确实受到了一定影响,这与土地出让量减少密切相关。2020年至2023年期间,深圳土地出让地块数量较多,直接推动了房地产投资的增长。但从去年开始,深圳减少了土地出让,背后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工商物业当前空置率较高;二是前两年住宅用地出让量已处于高位。在土地出让量减少的直接影响下,深圳房地产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也随之下降。”宋丁说道。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5月,深圳共出让9宗地块(仅含1宗宅地),总成交金额为65.15亿元,其中宅地成交金额为30.65亿元。

从固定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今年前5个月,深圳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48.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3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6.1%。

宋丁还提到,很多固定资产投资,会涉及到政府财政的投资。但受去年财政收入负增长影响,今年要加大固投的资金投入面临较大难度。今年固投出现收缩甚至下滑,与财政状况存在直接关联。”

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收入为3914.2亿元,同比下降4.8%。同时,据财新统计深圳市历年预算报告、市财政局数据,自1979年深圳特区成立至2023年,深圳历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本保持增长,只在1990年同比下降5%。

此外,在社会零售总额方面,深圳市统计局指出,2025年1—5月,深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5.90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深圳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74.9%、34.4%、8.3%。网上零售持续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5.6%。

从整体趋势来看,高基数带来的增长压力与关税战的持续影响短期内难以缓解,出口增速回升面临较大难度。不过,经济结构中仍有亮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逆势增长无人机、3D 打印设备等产品产量激增,展现出强劲韧性。这意味着,深圳可以进一步依托自身科创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同时持续挖掘内需潜力,优化消费环境,通过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扩大内需,逐步对冲外部压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深圳前5个月四大经济核心指标跑输全国》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