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将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哪些便利?

“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将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哪些便利?

hyde88 2025-07-23 装修奥秘 4 次浏览 0个评论

户籍、婚姻、社保、不动产、高层次人才证明等信息自动校验、关联对比、自动预填,申报过程最快仅需1分钟,家长只需在线填报“一张表单”,上传“一套材料”……去年开始,海南省启用全省统一的招生入学服务平台,通过推进教育、公安、人才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实现教育入学“零跑动”办理。

这样“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情况,将在企业经营与个人生活的更多方面得以常态化实现。

今年7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到,进一步发挥“高效办成一件事”牵引作用,推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实施,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带动政府治理能力整体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助力高质量发展。2027年底前,实现总体清单内重点事项全面落地实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

《意见》有哪些亮点?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能给企业和个人办事带来哪些便利?

“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制管理常态化

相较此前的“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意见》提到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有何新特点?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孟庆国认为,“高效办成一件事”是在此前的“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等基础上不断更新迭代推出的一个新改革举措。

在孟庆国看来,此次有关“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改革有几个亮点。一是《意见》在此前清单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重点事项清单的管理。

《意见》明确经营主体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点事项总体清单。围绕经营主体从开办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两个全生命周期,覆盖经营主体准入准营、招聘用工、纳税缴费、经营发展、工程建设、注销退出,以及个人出生、教育、就业、生活、置业、出行、就医、救助、养老、身后,聚焦办理量大、覆盖面广、关联性强的应用场景,明确经营主体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点事项总体清单,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工作实际动态更新。

孟庆国还对此指出,以前也有“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事项清单,这次则对企业经营、对个人的重点事项划了一个明确的边界。后续企业和个人事项的边界一旦清楚了,各地就必须要按照这个清单来办。《意见》还提出年度重点清单事项,而且特别提出,2027年上述总事项都要纳入清单,这意味着全国以省为统筹单位,这些清单都必须要到位。

孟庆国认为,《意见》标题提到的“常态化机制”也是一大亮点。这意味着,通过不断流程优化、线下线上各种机制创新、数据共享等,使“高效办成一件事”这种清单制的管理变成常态化。同时,孟庆国认为,提出“探索开展‘人工智能+政务服务’”也是《意见》的一大亮点。

在用户体验和评价反馈方面,《意见》提到,以企业和群众评价检验重点事项落地实效,健全问题发现、成效验证、迭代优化的闭环管理机制。充分利用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渠道,广泛收集用户使用反馈及评价。通过在线监测、办件数据分析、模拟测试等方式,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系统功能。

孟庆国指出,通过在线监测、办件数据分析等,可以推动各部门、各地不断地改进工作,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使办事清单里的高频办理事项能够得到落地和推进,进一步形成完善迭代的机制。

孟庆国认为,《意见》在电子政务和数字政府建设的基础上,将使以前单个部门的服务事项能够从“散装”到“整装”——部门之间相互打通,站在用户侧的角度,通过一个APP、一个政务服务平台,来提供一个更加具有基层性、整体性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方式的一体化政务综合服务,且这是政务服务运行中的常态化机制。

“我们不能说线上都解决了,线下就没有窗口了,还要继续优化强化线下办理,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孟庆国看来,明确“各地区要更好统筹线上与线下,因地制宜保留必要的线下服务渠道”也是《意见》的一个亮点。

孟庆国表示,他相信通过《意见》中这些举措不断往前推进,我国政务服务领域的用户体验、群众满意度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说,“过去十年政务服务改革力度非常大,从‘互联网+政务服务’到现在的‘数据要素×政务服务’,从‘最多跑一次’改革到现在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不断优化,大家办事的体验也在明显提升,很多事项变成‘一网通办’甚至‘免申即享’。”

马亮认为,“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政务服务方面非常好的切口,可以去解决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好的抓手,可以以此来撬动政府改革和各方面政策创新。

“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和个人将获得哪些便利?

“1月6日,我自己登录‘北京医保公共服务平台’,点击‘我要办’进入‘个人生育津贴申领’模块,不用填个人信息,只需要对系统展示的个人基本信息点击‘确认’。线上提交信息当天就审核成功了,1月10日我银行卡就收到了生育津贴。”今年1月,有北京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通过“免申即享”快速领到生育津贴的经历,并感叹“到账太快了”。

事实上,不止北京,全国很多地方已经实现生育津贴,甚至产前检查费的“免申即享”。

据潮新闻今年7月报道,在浙江省内定点医疗机构生产并刷卡结算的参保人员,无需单位和个人申请,生育津贴即可自动到账。参保人员只需要在生产出院前,扫描“生育信息登记”二维码或通过“出生一件事”联办上传生育登记服务单,在出院结算医疗费时就会自动触发生育津贴“省心办”审核拨付流程。生育津贴将发放至参保人员本人指定银行账户,并以短信形式告知参保人员及所在单位。参保人员无需再向医保经办机构申请。

这种“免申即享”是各地不断推进政务服务优化,“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案例之一。

马亮表示,《意见》提到的“高效办成一件事”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的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另外一个是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人的全生命周期,生育、教育、就业,包括养老、退休等每个关键环节都涉及到一些重要的事项。比如孩子办入学,以前需要证明亲子关系、打了疫苗,以及户籍、房产信息,这些涉及不同部门,需要各部门的表格材料,现在把N件事变成‘入学一件事’,无论是从家长、学生的体验,还是从政府运行来讲都比较好。”马亮说。

从2024年1月《“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度重点事项清单》发布至今,国务院办公厅基本每半年推出一批重点事项,目前已经发布四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

个人事项方面包括,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教育入学“一件事”、个人创业“一件事”、结婚落户“一件事”、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公安交管服务“一件事”、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社会救助“一件事”、退休“一件事”,以及就医费用报销、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房、申请公租房、留学服务、外国人来华工作等。

对企业来说,“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涉及的面也非常广,包括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信用修复“一件事”、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以及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审批与开户“一件事”、科技成果转化“一件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一件事”、新车上牌“一件事”、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员工录用“一件事”、企业融资服务“一件事”等等。

澎湃新闻在采访中了解到,比如“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以前办这一事项涉及16个部门、18个具体事项,需要开具41份证明。一个企业如果想办好“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这件事,需要组成一个专班,花费几十万元的成本。

上海在实行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之后,一名办事专员在电脑面前花10分钟以及点击一次就可以把41份证明材料清晰呈现在一个PDF电子文件上。这是由于上海推行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上海行政区域内41个领域的有无违法记录证明,实现了“一份报告替代一摞证明”。这对企业来说,是减轻了成本、节约了时间;对地方来说,也使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

《意见》明确,对列入年度重点事项清单中的具体事项,要统一事项名称、申请材料、受理条件、办理流程,优化申请表单、申报方式、审核程序、发证方式,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推进跨部门关联事项集成办理,压减整体办理时长和跑动次数,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重点事项业务办理应当符合法定权限和相关业务规范,不得违规降低审批标准,同时保障企业和群众自由选择具体事项单独办理或集成办理的权利。

这意味着,企业和个人在办理上述已列入清单的事项时会更加快速、便捷。

马亮指出,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不仅能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也会减轻各相关部门的行政负担;同时,有利于行政服务态度改变、服务效率提升,办事企业和个人满意度提高、行政服务工作人员获得感提升。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将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哪些便利?》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