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尔股份掀百亿级并购,资本大佬姜滨难解“果链依赖”?

歌尔股份掀百亿级并购,资本大佬姜滨难解“果链依赖”?

hyde88 2025-07-23 家装窍门 2 次浏览 0个评论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豪掷95亿,拟将香港联丰旗下米亚精密、昌宏实业收入囊中。虽然此举意在强化精密结构件竞争力,但收购标的也同属苹果供应链,让这场布局更像对“果链”的再加码。当前,受制于大客户苹果的销售额占比居高不下,歌尔股份的多元化转型之路仍任重道远。

  歌尔股份宣布史上最大收购计划。

  7月22日晚间,歌尔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联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丰”)达成初步意向,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约104亿港元(合计约95亿元人民币)推进交易。

  公告显示,本次收购标的为香港联丰旗下全资子公司米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米亚精密”)及昌宏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宏实业”)的100%股权。

  事实上,本次收购的标的公司或与歌尔股份同处苹果产业链。据了解,在A股上市公司的招股书曾披露,其客户米亚精密是苹果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产业链的重要厂商。

  在此背景下,歌尔股份表示,本次收购旨在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增强在精密结构件领域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深化垂直整合能力,持续巩固与行业领先客户的合作。

  回溯过往,并购一直是歌尔拓展业务版图的重要手段:2014年收购丹麦音响品牌Dynaudio以强化声学优势,2017年参股美国Kopin公司布局可穿戴设备,2023年则以“现金+换股”方式完成对驭光科技的全资收购,加码微纳光学元件领域。

  95亿收购计划

  “出炉”

  近日,消费电子“老炮儿”歌尔股份宣布其史上最大收购计划。

  公告显示,公司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约10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5亿元),收购香港联丰全资子公司米亚精密及昌宏实业100%股权。

  歌尔股份同时提示,本次股权收购尚处于筹划阶段,需对标的公司开展进一步尽职调查及审计评估,交易方案仍需论证协商,存在不确定性。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预计亦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这两家标的公司究竟有何吸引力?歌尔股份表示,通过收购可获取优质资产,进一步提升垂直整合能力,增强精密结构件领域综合竞争力,扩大该业务规模并提升盈利能力,同时深化与行业领先客户的合作,推动主营业务长期健康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香港联丰起家于小型手工表壳厂,2010年起转型生产智能手机功能件和外观件,此后专注于智能设备功能件、外观件及周边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具体来看,本次收购的两家标的实体均扎根东莞。其中,米亚精密旗下全资子公司米亚精密金属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自2008年6月投产,为欧美知名科技企业供应高科技精密五金配件;昌宏实业旗下全资子公司昌宏精密刀具(东莞)有限公司则聚焦金属制品业务。2024年,两家标的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91.1亿港元。

  而从歌尔股份的业务结构看,当前精密零组件业务是其增长最快、毛利率最高的板块。2024年,该业务实现营收150.51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14.90%,同比增长15.85%,毛利率达21.51%;相比之下,其智能声学整机和智能硬件业务的毛利率均不足10%。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联丰与歌尔股份或同属苹果产业链。据猎芯网披露,香港联丰是苹果手机表壳供应商。此外,A股上市公司汇成真空的招股书亦显示,米亚精密是苹果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产业链的重要厂商。

  对此,研报也分析称,歌尔股份本次并购有望深化与大客户的合作关系,围绕零整协同战略赋能整机业务,拓展产品线并提升盈利能力。

  歌尔股份难解

  苹果依赖症

  继续加码“果链”,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歌尔股份仍未摆脱苹果依赖症。

  资料显示,歌尔股份由姜滨创立于2001年6月,前身为潍坊怡力达公司。公司最初主要生产麦克风等声学电子产品,后通过进入国际一线消费电子的品牌的供应链,而迅速崛起。也正是此时起,公司的经营模式确定为消费电子产品代工,该属性也决定了歌尔股份将深受大客户的影响,苹果便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

  回溯以往,2010年,歌尔股份成功切入苹果供应链,成为后者声学组件、有线耳机等产品的供应商,正式与苹果结缘。

  随着苹果的一路爆发,歌尔股份的业绩也水涨船高。2010年至2014年期间,公司营收的平均增速高达67%,归母净利润的平均增速超过了80%。

  2019年,歌尔股份再次迎来一波大利好,公司正式切入苹果AirPods产业链,并迅速成为全球AirPods第二大代工厂,顺利跻身“A股果链三巨头”之列。

  歌尔股份的营收和利润也随之实现了大幅增长。营收从2015年的136.56亿元飙升至2021年的782.2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期也从12.51亿元飙升至42.75亿元,翻了数倍。2021年底,歌尔股份的股价更是高达57.45元/股,市值超过1900亿元,公司一时间风头无二。

  不过,这样“躺着赚钱”的日子未能一直持续下去。2022年11月8日,歌尔股份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境外某大客户通知暂停生产其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曾表示,歌尔股份暂停生产的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可能为苹果无线耳机AirPodsPro2。

  或受此影响,当年歌尔股份虽然营收突破千亿达到1048.94亿元,但净利润骤降59.08%至17.49亿元。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985.74亿元,同比下滑6.03%;归母净利润为10.88亿元,同比下滑37.8%,归母净利润“倒退”回十年前的水平。二级市场也快速响应,2022年11月后便一路震荡下行,公司市值一度跌破500亿元。

  不过,2024年,歌尔股份业绩回暖,营收再次突破千亿,达1009.54亿元,同比增长2.41%,归母净利润达26.65亿元,同比增加144.93%。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也有所回升。截至7月23日,歌尔股份报23.54元/股,最新市值821.9亿元。

  而这背后,或许离不开苹果为歌尔股份的“站台”。今年3月,苹果“二号人物”杰夫·威廉姆斯到访歌尔股份,对此,姜滨表示跟声音有关的苹果产品里,歌尔是最全的一家。

  需要注意的是,从财报数据来看,2022年歌尔股份第一大客户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1.12%,而到了2024年这一比例上升至31.96%,贡献了322.66亿元的销售额,外界认为其极有可能就是苹果。

  此外,苹果也是歌尔股份子公司的重要客户,歌尔股份计划分拆上市的歌尔微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来自最大单一客户苹果的销售额分别为17.5亿元、14.8亿元、20.2亿元,占其总收入的56.1%、49.4%及61.8%。

  种种表现中不难看出,歌尔股份对苹果的依赖已经十分严重。

  出路

  在何处?

  而为了摆脱苹果依赖症,姜滨也做了不少努力,其中,元宇宙便是其早已押注的关键赛道。

  早在2012年,歌尔股份便开始布局VR/AR赛道。并于2015年通过投资孵化了小鸟看看,2021年小鸟看看被字节跳动以90亿元收购。

  2016年,歌尔股份进入索尼供应链,成为PlayStationVR独家供应商,2020年成功拿下Meta旗下硬件品牌Oculus新一代VR设备的独供大单。

  2021年,元宇宙概念迎来爆发期,在VR领域提前布局的歌尔股份也迎来收获期,当年,公司的智能硬件业务营收超过智能声学整机业务,成为歌尔股份第一大营收来源。也正得益于这部分业务的快速增长,才让公司在停产大客户整装产品后,不至于元气大伤。2022年,智能声学整机产品营收占比从38.73%降至24.67%。但VR相关产品业务的成长,使得歌尔股份营业收入达到1049亿元的历史新高,其中,智能硬件业务营收高达631亿元,营收占比增至60.14%。

  2024年,歌尔股份智能硬件业务营收达571.99亿元,占比56.66%,已经成为最大业务板块。

  目前,歌尔股份仍在该领域持续投入。据统计,公司的2024年9个在研项目中5个聚焦AR/AI眼镜,研发投入超235亿元。

  此外,并购也成了歌尔拓展业务版图的重要手段。

  2017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开始兴起,歌尔股份为了布局这一新兴领域,斥资2460万美元拿下了微显示公司Kopin10%的股权。该公司在可穿戴设备的显示技术和芯片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联想、京东方等都曾与该公司合作。也是此次入股,为歌尔股份后续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3年,歌尔股份旗下歌尔光学以“现金+换股”组合拳完成对驭光科技的全资收购,进一步加码AR赛道。

  彼时的公告显示,歌尔光学先以7.95亿元自有资金收购驭光科技62.812%股权(含公司及关联方已持有的部分),再通过定向增资6028.07万元购买剩余37.188%股权。交易完成后,驭光科技成为歌尔光学全资子公司,歌尔股份对歌尔光学持股比例由65.10%微调至61.10%。

  这次的百亿收购,无疑让歌尔股份将苹果“金饭碗”捧得更稳,但能否摆脱“苹果依赖症”,还要看公司的多元化业务发展如何。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歌尔股份掀百亿级并购,资本大佬姜滨难解“果链依赖”?》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